一线城市学区房,懂的都懂。
今天要带大家看的这套房,也不例外:使用面积只有39㎡,住了夫妻俩和两个孩子。改造前,父母住在客厅,全家挤在沙发吃饭……「生活品质」四个字,跟这个家关系不大。
改造前
眼看孩子越来越大,屋主找到了好好住认证设计师@王怡聪,想做一次彻底的改造。没想到,重新装修后不仅安顿好了一家人的日常起居,甚至拥有了三分离卫生间、开放式厨房、浴缸等小户型想也不敢想的配置。
改造后
入住后,屋主接待了一波又一波邻居的参观,他们的生活让这些有着相同居住困境的人看到:小房子,也可以住得好。
一拆一砌,
重塑空间的格局
这个39㎡小家,一眼望去并没有多少大改的空间。人多房间少,上一次装修时将厨房改到了阳台位置,下水经常堵塞,操作台面也极为狭窄。
原始户型图
除此之外,原始户型还有很多其他问题:
①夫妻俩睡在客厅,休息不好,也没有隐私;
②没有独立用餐区,一家人只能坐在沙发上吃饭;
③卫生间小且闭塞,四口人使用效率很低;
④家人之间没有互动的场所,采光也不够好。
红色为拆除墙体,蓝色为新建墙体
这次改造依旧保留原来的卧室,拆掉原卫生间,新建了三段墙体,看似改动不大,效果却很神奇:
①将玄关功能拆分掉,入户处设置独立马桶间;
②厨房改为开放式,配合大餐桌扩展操作台面;
③以包含独立洗手池的柜体区隔空间,与餐桌相连,让客、餐、厨之间既有区隔又相互联系;
④卫生间湿区不仅有淋浴功能,还塞下了浴缸。
改后户型图
拆和砌之间,重塑了空间的格局,「骨架」搭得好,一个家才能生长得健康。
玄关可以没有
玄关功能必须有
好好住有许多无玄关户型造玄关的经验,这套房子却反其道而行,不执着于一个叫做「玄关」的空间,而是将它的功能拆分到入户范围内的其他位置,将面积留给更重要的功能。
入户视角
进门左手边的墙面安装了整面墙洞洞板,既可以放出入所需的钥匙、包包、衣物,也可以展示照片、画作、收藏品,灵活又好用。
正对的餐桌侧面,是一个超薄鞋柜。这个设计太巧妙,串门的人会在临走时才发现哪里都找不到鞋,设计师的小幽默也为屋主的生活带来了乐趣。
LDK一体
小户型更要开放
原户型的厨房在阳台上,操作空间狭小,而且下水管经常堵塞。更让人不舒服的是,厨房门一关,公共空间的采光就被遮挡了大半,做饭的人也十分孤独。
将厨房安排在公区一侧,纯白设计与整面墙融为一体,清清爽爽。解放出来的厨房,配备了洗碗机、净水器等提高生活品质的厨电,烟机后方还隐藏了一个下拉式储物篮,收纳满分。
近2m长的大餐桌与定制柜一体,既作为厨房和客厅的区隔,也为一家人的互动、陪伴提供了场所。
厨房一侧,餐桌与独立洗手池连接,方便就餐前后洗手;客厅一侧,整面柜体提供了丰富的储物空间,甚至将大家电设备也隐藏其中。
客厅利用原户型的进深,打造了宽敞的地台沙发,并配备投影。对面的白色柜门就是天然的超大屏幕,投影效果好还不占空间。
通常,老破小顾虑层高会尽量规避吊顶,设计师却刻意在客餐区做了两级超薄吊顶,在落差处暗藏灯带,使空间的光线有了层次,为一家人提供温馨柔和的氛围。
强调整体感的设计是小家显大的一个秘诀。这面白色的定制柜不仅负责储物,还藏起了洗烘套装和一个80L的热水器,避免它们将空间切割得过于零碎,视觉上显「乱」。
阳台改卧室
小,但五脏俱全
这次装修,屋主仍然决定将唯一的卧室留给孩子们,但他们也不需要再在客厅的沙发上将就。
设计师将阳台改造成了地台床,地台内储物,床头配备衣柜和开放格,床尾还有一张小写字台,更衣、就寝、收纳、简单处理工作,都可以在这方小小天地内完成。
老破小常有的阳台配重墙是不能拆的,这对大部分改造来说是一个障碍,但是对阳台卧室而言,这堵半墙刚好形成了一个遮挡,给这个开放式小卧室一些私密。
一居室改两居室,通常的做法是在客厅隔出一间卧室,但是也会因此遮挡采光、挤压公共空间,让房子显得「憋屈」。
从下图的对比可以看出,打开阳台后,客餐厅的采光得到了改善,屋主入住后也对一家人在公区的互动非常满意。
阳台改造之前vs之后
儿童房
最好的留给孩子
卧室属于两个小主人,隐形移门非睡眠时间可以保持开启状态,有利于通风采光,开门不占额外空间,不会影响通行。
孩子们的上下床安装在远离窗户的一侧,避免对卧室采光造成影响,同时也与室外噪声拉开了距离。哥哥的钢琴与床并置,琴上方的空间也充分利用起来做收纳。
靠窗布置两个孩子的学习桌,以百叶帘调节光线。两侧都是顶天立地的衣柜,在书桌旁边留出开放格,兼顾了收纳的容量与使用的便捷。
左右滑动(点击可看大图)
三分离卫生间
有效率还有享受
前面说到入户右手边释放了玄关的空间,收获是这个独立马桶间。外部采用隐形门,存在感很低,作用却是大大的。
家里人口多,孩子们又还是喜欢玩水的年纪,洗个澡没完没了,马桶间独立,既能降低家庭成员之间的干扰,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隐私意识。
外置的洗手池一侧与餐桌相连,一侧是淋浴、泡澡间,使用动线流畅。镜柜也是小户型福音,充足的收纳,让台面保持清爽。
长虹玻璃门后的洗浴间,既有淋浴也有孩子们最爱的浴缸,快冲慢泡按需选择,两个男孩还能一起洗澡,效率与享受,在这套39㎡的小房子里兼得。
说到老破小学区房,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往往是一幅拥挤逼仄,「将就」的画面。
的确,有限的空间不可能让每一种居住理想都恣意实现,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关于居住品质的要求都是奢谈。充分权衡主次需求,有坚持也有妥协,这个家是屋主与设计师一起创造的小小奇迹。
对他们而言,对当下而言,这就是最好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