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子破旧没关系,
有小院就有改造动力。
家在市中心一个公园脚下,旁边是上山小径。是个建面48㎡,使用面积42㎡的老破小。
围墙内就是小家。
原来的屋子,可以用「一言难尽」形容:斑驳的墙面,猪肝色地砖,年久失修的家具……任哪儿看都是一副破败。
好在房子自带20㎡小院,妻子喜欢养花弄草,所以尽管房子破旧,他们也当机立断买了下来。
年久失修的小院儿
在保留承重结构的前提之下,为了住得更舒适,他把小家做了以下调整:
①原来的北边客厅改成餐厨一体;
②打通原先厨房和卫生间,改为卫浴三分离;
③阳台和次卧打通作为多功能空间;
④借用部分阳台空间分割出洗衣房。
<<滑动查看原始户型图>>
财会专业出身的他,靠着对家的想象,亲手绘制了手稿,卧室、厨卫还有最期待的露天小花园,最终都完美实现了。
<<滑动查看更多手绘稿>>
江南雨水多,
防潮防霉是关键。
入户正对着一块黑板,用来写写画画。因为旁边有山,他给自己的小家起了个名字叫「山见」。
树杈挂架用来挂衣服包包,嵌入式鞋柜也基本容下日常鞋类。
原先北向是个小客厅,现在改成了厨房。为了放下油烟机和灶台,把原来窗户缩小了6公分。
厨房柜体直接用的是宜家诺克胡成品橱柜,省下不少预算。
家里面积太小,厨房置物索性向空中发展,能上墙的通通上墙,还增加了宜家推车当辅助岛台,扩展操作台面和收纳空间。
利用原先卫生间入口的厚度,嵌入整墙柜体,用来放零食杂货,也正好塞下冰箱。
现在的卫生间是由原来的厨卫空间合并而成,从左至右依次是淋浴房、洗漱区和如厕区。
厨房和卫生间墙面都铺了同款小白方砖,做到视觉清爽统一。
为了显得空间不那么逼仄,淋浴区用浴帘隔开。不过没法做到完全阻隔不说,还容易生霉,潮气过重的南方不建议使用。
淋浴区另一面挖了一个壁龛,经济实用,堪称小户型必备储物角。
用餐学习还要睡眠?
空间小就只能一处多用。
入户右手原来是间小卧室,打通了通向阳台的门和窗,只留下承重柱,尽可能扩宽空间。
在还没正式搬过来时,这里作为小客厅使用。
小吧桌常常随意变换位置,挨着柱子可当餐桌,靠着墙是书桌,对着窗放还能赏花草晒太阳。
全家正式入住后,把原来靠墙的边柜搬到主卧去,给孩子打造了个简单学习区。
宜家竹制桌面,材质环保,可升降桌腿还能随着孩子年龄调整高度。洞洞板用来收纳他的常用文具,尽可能腾出桌面空间用来书写。
以前家里的小床,孩子没舍得扔非要搬过来。三层斗柜也正好卡进床下空间,围合成一个他的小小「避难所」。
丰俭由人,收纳盒当小茶几,窝在这里看书超有安全感。
老房子的格子柜也搬来放在承重柱边上,既是隔断也是孩子的书柜。
造园子,
归根到底是在造生活。
院子是一家人当初决定买这套房的最大动机,如今真也成了全家最喜欢的角落,休憩放松、就餐办公几乎都在这里进行。
墙壁下部做了30公分的防水浆料,可以减轻潮湿问题。
本着节俭且随性的精神,小院儿是入住后一点点打造出来的。夜里在这里来一场小小露营,孩子欢喜得不得了。
刚开始用防潮木只铺了一小块区域试效果,之后才全部铺开。
向阳区种了爬藤月季、风车茉莉等开花植物,背荫处种的则是大大小小的观叶植物,小院逐渐有了理想的模样。
蜿蜒走道的尽头,一侧是水池,另一侧是洗衣房&杂物间。
墙角用红砖也搭建了个小花坛,墙上安了攀爬架,种了藤本月季,希望来年春天花开满墙。
夏天去山里溪沟边搬来石头,铺在洗衣房门前增添几分自然野趣,连家里的猫崽子们都很满意。
休憩区原先只有一块简单遮阳布,@Hoodsx花了300块钱用木方和帆布搭了个棚,不仅抗晒挡雨,还能防止附近松鼠抛物和鸟屎掉落。
夏天的夜晚,开着电扇在棚下听雨,@Hoodsx说:多亏这个院子,在喧闹的市区还能独享一方天地,觉得一切都值了。
生活从来不缺浪漫,
走出卧室就能拥有。
家里实在太小,电视干脆放到夫妇俩的卧室来。不过,有了院子后电视基本不开,主要给孩子偶尔看看动画片。
长边柜从隔壁搬来当电视柜,用来放药品和妻子的日用品。
宜家汉尼斯三斗柜,既可以当床头柜,还能当衣柜,毕竟空间小了,物尽其用才是硬道理。
把原先的窗户改成落地玻璃门,光线更充足,也让空间有更多可能性。
圣诞节的夜晚,夫妇俩人在小院简单布置一番,推开卧室门,过了一个美美的二人世界。
墙角的窗框是从路边捡来的,放在小院自成一景。
@Hoodsx一家在我看来,很像谷口治郎漫画《散步去》里的主角,在看似平凡的日常里,拥有着诗意的自由感。
图©《散步去》
而他却坦言,之前一家人住在130㎡的高层,面积虽然比现在大3倍,但却少了点「生活气」,平日工作繁忙,回家只想葛优瘫。
△儿子用核桃壳做的小盆景
如今,虽然蜗居在40见方的里弄中,家人和猫崽子都在,有花草和音乐相伴,家如同这个小盆景一般,再小也能创造出一番天地。